12月20日,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大楼C501会议室召开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出席会议的专家有曹湘洪院士、高从堦院士、江东亮院士、欧阳平凯院士、姚建年院士、刘明院士、许仲梓教授、马光辉教授、范曲立教授;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张兆臣应邀出席会议,中心主任黄维院士、执行主任乔旭教授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团队PI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院士主持。
中心执行主任乔旭教授作有关中心基本概况、运行机制、发展成效和建设愿景的总结报告,生物制造、高性能膜、柔性电子和工程材料研究部部长分别汇报了各研究部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效,并期待学术委员会藉此中期检查之际对中心研究方向、重大需求、关键科学技术以及重大成果培育等相关问题给予指导。
与会委员认真听取了报告,对中心认定以来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针对中心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委员们就协同内涵和机制创新进行了研讨,在挖掘相互交叉研究领域,加强各研究部之间的协同,形成协同的合力,拓展与产业界的协同,强化创新全链条,以及助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曹湘洪院士对讨论意见进行了总结:一要在实践中加强对“协同创新”的理解,强化四个方向之间的协同,并扩大与各协同单位之间的合作范围;二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的实践,面向产业需求凝练研究方向,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努力实现协同创新的最佳效果;三要大胆进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从管理创新的层面充分体现“协同”概念。他建议中心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使原始创新与技术开发形成双向拓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使中心发展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创新中心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为企业界、产业界培养高素质人才。
会议最后,主任黄维院士再次表达了对各位委员的真挚感谢,并表示中心将深化四大研究领域间的协同,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研-人才-学科三位一体建设,坚持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坚持引育结合,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夯实基础,努力实现中心三大定位——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传承产业转型升级,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产出引领科学前沿发展的创新成果,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协同创新中心;图:钱澄)
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院士主持会议
主任黄维院士表示中心将深化四大研究领域间的协同,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助推传承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心执行主任乔旭教授作有关中心基本概况、运行机制、发展成效和建设愿景的总结报告